在英国留学不再依据“预估成绩”
日期:2020-12-20 18:57 责任编辑:admin
在英国留学不再依据“预估成绩”
在英国大学,通常情况下A-level学制为两年,分为AS年级和A2年级。AS年级结束时,学生参加AS-Level测试,老师会根据测试成绩和学生的平时表现,给出A-level预估成绩,这份预估成绩就成了高校判断是否给予学生“有条件录取”的重要依据。拿到“有条件录取”的学生,若在A2年级的A-level考试中,成绩达到高校的分数要求,就能被最终正式录取。
在英国大学,通常情况下A-level学制为两年,分为AS年级和A2年级。AS年级结束时,学生参加AS-Level测试,老师会根据测试成绩和学生的平时表现,给出A-level预估成绩,这份预估成绩就成了高校判断是否给予学生“有条件录取”的重要依据。拿到“有条件录取”的学生,若在A2年级的A-level考试中,成绩达到高校的分数要求,就能被最终正式录取。
但其中问题在于,预估成绩有时并不准确,现行录取方式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公平,这也正是此次改革的重要原因。
尽管有一套严格程序来规范老师预估成绩,使其尽量保证准确和公平,但预估成绩仍是相对主观的评判,与学生考试的最终成绩难免存在出入。客观上存在的预估误差,让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心仪高校失之交臂,“低就”入学,也影响了高校录取。
根据英国全国大学申请机构UCAS的数据显示,2019年被录取、老师预测可拿到3个A的18岁学生中,79%的学生成绩被高估,8%的学生成绩被低估。可见,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不完全如老师预测的那样。
“高校按照预估成绩发了‘有条件录取’,结果出成绩后发现最终满足学校条件的学生并不多,甚至学校没招够人的情况也不鲜见。”启德教育英国项目总监孙波说。
录取方式改革后较先前的最大不同,在于英国大学将在A-level成绩公布后再发放offer,根据预估成绩给offer将成为历史,以此进一步提高高校录取准确性,提升教育公平。